%0 Journal Article
%T 野生稻oryzanivara和o.rufipogondna甲基化多样性
%A 崔影影
%A 张大明*
%J 生物多样性
%P 227-232
%D 2010
%X ?本文调查研究了野生稻群体内及群体间的dna甲基化多样性。选取与亚洲栽培稻近缘的两个野生种oryzanivara和o.rufipogon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msap(methylation-sensitiveamplificationpolymorphism)技术对其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个irgc(theinternationalricegermplasmcenter)编号群体内的不同个体间,基因组甲基化条带高度一致;而在不同编号群体间,甲基化条带表现为多态。其中后者又可以分为两类:条带模式高度一致的classi和条带模式呈多态性的classii。将上述两类甲基化片段的编码基因与栽培稻粳稻(o.satival.subsp.japonica)和籼稻(o.satival.subsp.indica)两个亚种的同源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发现,在进化趋势上classi表现得比较保守,而classii较为活跃。dna甲基化多样性作为标志遗传多样性的一种信息来源,其在群体分化及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K 表观等位基因
%K msap
%K 群体分化
%K 进化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89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