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土壤线虫群落对闽北森林植被恢复的响应 %A 王邵军 %A 蔡秋锦 %A 阮宏华* %J 生物多样性 %D 2007 %X ?为了考察地上植物群落的演替与土壤线虫群落的相互关系,作者对闽北退化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线虫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定位研究。研究表明,线虫群落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有不同的响应,各恢复阶段线虫数量差异显著(p<0.01),从大到小依次为:荒地(wj)、天然阔叶林(cc)、针阔混交林(clc)、针叶林(pm);土壤线虫数量的季节波动明显,属数与个体密度均体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而夏季极显著少于其他季节(p<0.01);土壤线虫群落dg指数与丰富度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天然阔叶林、荒地、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而多样性顺序却表现为:荒地>天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根系生物量、土壤理化特征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并且线虫数量与根系生物量、土壤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全氮以及速效磷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分异及其动态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响应过程,能为进一步研究土壤生物在植被演替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K 植被恢复 %K 土壤理化特征 %K 土壤线虫 %K 垂直分布 %K 季节动态 %K 生态响应 %K 生物多样性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94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