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A 廖信军 %A 常洪 %A 张桂香* %A 王冬蕾 %A 宋卫涛 %A 韩旭 %A 张自富 %J 生物多样性 %D 2008 %X ?本文以大额牛(bosfrontalis)为外群,应用16对微卫星dna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评估了5个中国地方牦牛(bosgrunniens)(帕里牦牛、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品种间遗传关系。6个群体的16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其中有33个等位基因为5个牦牛品种所特有。6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2.2043–3.2754之间,平均杂合度(h)在0.4858–0.6153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230–0.5711之间。5个牦牛品种的微卫星座位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大额牛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贫乏。5个牦牛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527,表明牦牛亚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采用邻近结合法构建聚类图和模糊聚类分析表明,5个牦牛品种分为两大类,其中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帕里牦牛和麦洼牦牛为一大类,九龙牦牛为一类。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地方牦牛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K 牦牛 %K 遗传分化 %K 资源保护 %K 遗传关系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84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