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靖江沿岸秋季鱼类群聚的组成特点及其丰度生物量变化 %A 孙莎莎 %A 唐文乔* %A 郭弘艺 %A 李辉华 %A 刘东 %A 周天舒 %A 陈浩洲 %A 沈林宏 %A 顾树信 %J 生物多样性 %P 688-698 %D 2013 %X ?长江靖江段位于长江河口的近口段,每天有两涨两落的不规则半日潮,是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渔业资源养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弄清靖江段沿岸水域鱼类群聚的组成特点及其丰度生物量变化,我们于2002–2011年对靖江沿岸秋季的鱼类群聚作了调查。结果显示,10年间79个样本共有鱼类91种,隶属于12目23科,其中鲤形目47种,鲈形目17种,鲇形目10种;从生态类型来看,洄游鱼类4种,河口鱼类13种,淡水鱼类74种。10年间,平均每年秋季出现鱼类47种,平均jaccard物种相似性系数仅53.72%,处于中等相似水平。iri≥100的优势种和常见种合计有42种,年均19种,占当年数量的92.26%。贝氏(hemiculterbleekeri)、似鳊(pseudobramasimony)、光泽黄颡鱼(pseudobagrusnitidus)等小型种类,以及翘嘴鲌(culteralburnus)、鳊(parabramispekinensis)、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等中型种类的幼体是优势种和常见种的主体,整个鱼类群聚的个体均重仅6.99g。丰度生物量曲线显示,除2010年外的其他年份,第一优势种均为极小型鱼类,2002–2009年的前面几个优势种也是小型鱼类,仅2010和2011年有几种较大体型的种类加入到主要优势种行列。研究还显示,最近10年来,靖江沿岸水域秋季整个鱼类群聚的生物量、个体均重以及62%的优势种与常见种的种群数量,在总体上有随年份而增加的趋势,这预示着这一水域渔业资源可能已改善。 %K 长江 %K 沿岸水域 %K 鱼类群聚 %K 时间格局 %K abc曲线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97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