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福建三都澳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稳定性 %A 宋普庆 %A 林龙山* %A 李渊 %A 钟指挥 %A 张然 %J 生物多样性 %P 519-526 %D 2015 %X ?利用2012–2013年三都澳渔业资源的定置张网调查资料,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及鱼类分类多样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三都澳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特征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调查中共出现游泳动物195种,隶属于17目64科125属,其中鱼类143种,甲壳类47种,头足类5种。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在三都澳4个航次的调查中都是最主要的优势种类,其他优势种类还包括叫姑鱼(johniusbelengerii)、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tus)、虾虎鱼类和一些甲壳类。大黄鱼多为养殖群体,其他优势种类的共同特征是个体小,繁殖周期短,生物量季节或年际间波动剧烈。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三都澳游泳动物群落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61,9、10月高,1、5月低。abc曲线分析表明,4次调查中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变化,繁殖群体的补充、个体生长、捕捞、伏季休渔等是影响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本次研究表明,大黄鱼生物量的比例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0.890),与种类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r=–0.563)。结合近年来的调查数据,统计得到三都澳的现存鱼类约224种,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为59.5,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为260.8。相对于中国沿海其他海域,三都澳鱼类群落分类学范围较小,且群落间的分类地位关系极不均匀,群落抗干扰的能力较差。 %K abc曲线 %K 生物多样性 %K 分类多样性 %K 三都澳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100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