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样地的群落特征 %A 丁晖* %A 方炎明* %A 杨青 %A 陈晓 %A 袁发银 %A 徐辉 %A 何立恒 %A 严靖 %A 陈婷婷 %A 余朝健 %A 徐海根** %J 生物多样性 %P 479-492 %D 2015 %X ?武夷山保存了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以往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较小,方法规范性不强,该地区尚缺少大型的、规范的综合性观测和研究平台。本文依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按照ctfs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的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9.6ha动态监测样地开展植物群落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样地内有维管植物68科135属232种,其中乔木层内胸径≥1cm的植物有44科86属171种。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68.58%和58.83%,热带特征明显。珍稀濒危物种较多,有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物种、1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物种以及72种中国特有物种,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稀有种29种,占总树种数的16.96%。重要值最大的科是壳斗科和山茶科,二者的重要值之和大于40%。米槠(castanopsiscarlesii)、毛锥(c.fordii)、甜槠(c.eyrei)和少叶黄杞(engelhardtiafenzlii)的重要值较大,但没有明显的优势种。小径木较多,所有个体的平均胸径为5.10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形。乔木层可分为两个亚层,米槠、毛锥、甜槠等在第i亚层中占优势。米槠和毛锥呈均匀分布,甜槠、少叶黄杞、赤楠(syzygiumbuxifolium)和木荷(schimasuperba)呈聚集分布。 %K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K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K 物种组成 %K 群落结构 %K 武夷山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100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