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A 刘哲 %A 李奇 %A 陈懂懂 %A 翟文婷 %A 赵亮* %A 徐世晓 %A 赵新全 %A * %J 生物多样性 %P 451-462 %D 2015 %X ?植物物种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般性规律。本文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拉脊山(36°21′n,101°27′e,海拔3,389–3,876m)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沁县军牧场山体(34°22′n,100°30′e,海拔4,121–4,268m)为研究对象,对植物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以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条山体样带上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一致:随着海拔的升高,地上生物量线性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丰富度都呈单峰曲线,在中间海拔最大,而pielou指数随海拔的升高线性增加。结合目前针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研究数据,发现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说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可能是青藏高原物种多样性分布的普遍规律。(2)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在两条山体样带上表现一致:地上生物量随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升高而线性降低,但与物种丰富度不相关。综合两条山体样带所有样方数据,发现地上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不相关,而随物种丰富度的升高线性增加。结合目前在青藏高原的相关研究数据,发现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呈s型曲线(logisticmodel)。 %K 物种多样性 %K 物种丰富度 %K 地上生物量 %K 生产力 %K 海拔 %K 多样性指数 %U 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abstract/abstract100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