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蒺藜苜蓿wrky转录因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A 宋辉 %A 王鹏飞 %A 马登超 %A 夏晗 %A 赵传志 %A 张烨 %A 赵术珍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P 151-160 %D 2015 %X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突变和自然选择压力对每种生物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不同。wrky基因家族是一类只存在于植物的转录因子,主要参与植物体内转录调控和信号转导过程。本研究以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wrky转录因子(mtwrky)为研究对象,揭示mtwrky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筛选最优密码子。研究结果表明,代表mtwrky基因的点均分布在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numberofcodons,enc)标准曲线以下,表明密码子受自然选择压力或突变选择压力或其他因素影响;密码子第1、2位平均gc含量(gc12)与密码子第3位gc含量(gc3)相关性分析发现,gc12与gc3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1),表明突变压力导致密码子3个位点具有相似的gc含量;gc3s值分布在0.2~0.5之间,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主要受突变压力影响。奇偶偏好分析表明,mtwrky基因第3位密码子ct含量>ag含量。g和c(或者a和t)不成比例分布在密码子第3位上,表明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受到自然选择压力影响,但很可能突变压力仍起主要作用。最优密码子使用频率(frequencyofoptimalcodons,fop)与gc含量以及序列长度相关性分析发现,fop与外显子g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而与内含子gc含量呈较弱正相关(r=0.09,p>0.05);fop与外显子序列的长度呈正相关(r=0.28,p<0.05),而与内含子长度呈负相关(r=-0.01,p>0.05)。表明mtwrky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的形成受不同选择压力影响;外显子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受突变压力影响,而内含子可能是由于自然选择压力作用于突变选择形成的。确定了4个以g或c结尾的最优密码子。研究结果为wrky转基因研究过程中密码子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K 蒺藜苜蓿 %K wrky %K 突变选择压力 %K 自然选择压力 %K 密码子偏好性 %U http://www.jabiotech.org.cn/CN/abstract/abstract102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