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位置和轨迹信息在短暂消失目标复原过程中的作用
%A 张学民 %A 姚林 %A 鲁学明 %J 心理学报 %P 1-7 %D 2008 %X ?研究发现在多目标追踪任务中,即使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同时消失长达几百毫秒,被试也能成功地完成追踪任务。horowitz等(2006)认为这种能力主要是依靠把刺激消失时的目标信息保存在一种离线存储(off-linememory)记忆当中。这样,当刺激再现时,被试就可以把当前画面与存储的内容进行比较来区分目标和非目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目标位置、运动轨迹等信息在目标复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目标再现位置与消失位置相同时,被试的成绩最好,这说明在目标复原过程中利用了基于位置匹配的策略。(2)当目标再现位置与其消失前的运动方向一致或位于其消失前的运动轨迹上时,成绩较对照条件(目标再现于运动轨迹的法线方向)要好,这说明被试能够利用目标运动的轨迹和方向等信息。(3)当追踪的目标数量增加时,目标运动轨迹和方向等信息在复原过程中的相对作用下降,且被试只能利用1~2个目标的轨迹和运动方向信息 %K 多目标追踪 %K 目标复原 %K 任务切换假说 %K 位置信息 %K 轨迹信息 %U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xb/CN/abstract/abstract139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