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汉语“主观词”的表征及其加工 %A 闫国利 %A 张兰兰 %A 孙莎莎 %A 白学军 %J 心理学报 %P 379-390 %D 2013 %X ?本文提出了“主观词”的概念,并探讨主观词存在的心理现实性以及主观词的加工特征。包括3项研究:研究1考察了普通大学生对双字结构的词汇辨别情况,发现他们倾向于将短语和词主观判断为词,即他们按照个体对词的独特表征认知词,证实了主观词存在的心理现实性。研究2和研究3分别采用“词优效应”研究中使用的强迫选择作业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主观词加工的特征。研究2发现,读者加工词和主观词(语法上是短语但主观评定为词)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没有差异,但与非词条件相比,表现为正确率高,反应时短;研究3的反应时结果同研究2,而3种条件的正确率均在90%以上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1)主观词的存在具有心理现实性:读者对汉语词语的表征是主观的,不一定符合词的语法学规定;(2)在强迫选择作业下,与非词相比,表现出词优效应,主观词作为整体被识别。(3)在词汇判断任务下,主观词与词相同,与非词相比,表现出加工优势。 %K 主观词 %K 词 %K 短语 %K 优势效应 %U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xb/CN/abstract/abstract142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