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进化分析 %A 马志杰 %A 钟金城 %A 陈智华 %A 字向东 %A 常怀普 %A 张雪琴 %A 罗晓林 %A 魏雅萍 %A 肖玉萍 %J 牲畜兽医学报 %P 14-19 %D 2007 %X ?对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9个物种相应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牦牛与其它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牦牛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外显子1、外显子2、外显子3和外显子4大小分别为73、173、102和54bp,内含子1、内含子2和内含子3大小分别为3460、1892和1495bp。cds序列全长为402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3个。不同物种间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8%、978%、970%、928%、888%、833%、831%、764%、687%。通过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小进化法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3种方法构建的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基本一致。系统树总体分为两支,斑马鱼为独立的一支,而牦牛与其它物种为另一大分支。牦牛与普通牛、绵羊与山羊先分别聚在一起,然后再聚为一类;后与猪、人依次聚为一类。小鼠和大鼠先聚为一类,再与人和其它物种聚类,然后再与鸡聚为一类。该系统聚类结果与动物学分类一致,表明hfabp基因适合于构建不同物种间的系统进化树。 %K 牦牛 %K h-fabp基因 %K 克隆 %K 分子系统进化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20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