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天山北坡绵羊面部湿疹高发草场病原真菌分离及pcr-dgge分析 %A 刘良波 %A 张豫 %A 孙志华 %A 欧科鹏 %A 孙焕林 %A 剡根强 %J 牲畜兽医学报 %P 1718-1725 %D 2014 %X ?旨在探讨天山北坡放牧绵羊面部湿疹发病区草场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查明疾病发生与放牧地理位置、真菌群落分布的相关性。调查发病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采集发病季节绵羊面部湿疹发病区域和非发病区域牧草和土壤样本,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真菌种类及分布统计分析;提取真菌总dna,利用18s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测序技术,进行真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地区地理位置为n44.016~44.022,e85.792~85.800,海拔925~1039m,是山前倾斜洪积扇平原,属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是当地重要的春秋草场。真菌分离培养、pcr-dgge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真菌类群主要包括10种真菌,其中链格孢菌属、纸皮司霉属、镰刀菌属、曲霉属、青霉属在发病区域分离率较高,纸皮司霉属真菌分离率最高,与发病绵羊消化道分离菌相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引起绵羊肝原性光过敏面部湿疹的真菌可能为链格孢菌属、纸皮司霉属、镰刀菌属、曲霉属真菌;发病区放牧的地理位置、真菌分布与疫病发生具有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提供了依据。 %K 面部湿疹 %K 真菌 %K pcr-deeg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33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