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被毛密度獭兔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A 李冰 %A 李福昌 %A 朱岩丽 %A 王雪鹏 %A 王春阳 %J 牲畜兽医学报 %P 1631-1639 %D 2014 %X ?本研究旨在筛选4日龄不同被毛密度獭兔皮肤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agilent公司家兔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对4日龄不同被毛密度獭兔皮肤组织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部分差异显著基因进行验证。试验共筛选出188个差异基因,与低被毛密度獭兔相比,高被毛密度獭兔皮中表达上调基因72个,其中包含24个已知功能基因,表达下调基因116个,其中包含38个已知功能基因。go(geneontology)分类显示,大部分差异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凋亡、氧化还原、脂代谢分解等生命过程。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维生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等。荧光定量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吻合,证实基因芯片结果可靠。结果表明,差异倍数较大的差异基因,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可能与獭兔被毛的形成有关;wnt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以及维生素合成与代谢途径等也可能参与被毛的发育过程。 %K 獭兔 %K 毛囊 %K 被毛密度 %K 基因芯片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33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