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猪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 %A 姜延志 %A 刘晓研 %A 李芳琼 %A 李学伟 %J 牲畜兽医学报 %P 792-796 %D 2010 %X ?旨在研究猪h-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利用pcr-rflp(hinfⅰ、mspⅰ、haeⅲ、hinf*ⅰ4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中国地方猪种雅南猪、大河猪,培育品种大河乌猪以及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共148头猪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h-fabp基因在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中对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在hinfⅰ和mspⅰ位点上,所有4个猪群都存在多态;在haeⅲ位点上,除雅南猪只出现单态外,其余3个猪群都出现多态;在hinf*ⅰ位点上,除杜洛克与长白和约克三元杂交商业群体出现多态外,其余3个猪群只表现单态。(2)4个位点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各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最小二乘均值关系即hh>hh,bb>bb>bb,aa>aa,dd>dd>dd。结合h-fabp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可在特定的群体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 %K 猪 %K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K pcr-rflps %K 肌内脂肪含量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24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