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A 孙铭飞 %A 张龙现 %A 宁长申 %A 菅复春 %A 赵金凤 %A 王荣军 %A 刘红英 %J 牲畜兽医学报 %P 485-491 %D 2006 %X ?利用鹌鹑源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meleagridis)分别感染雏鸡、雏鸭、雏鸵鸟和小白鼠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能成功感染雏鸡、雏鸭和小白鼠,但不能感染雏鸵鸟。2个感染组雏鸡主要在感染后第3天引起雏鸡强烈的腹泻症状,但非免疫抑制组比免疫抑制组症状稍轻,此外,免疫抑制组的鸡出现了多个排卵囊高峰;感染相同剂量的2个试验组雏鸭的排卵囊显露期均较雏鸡短,非免疫抑制组雏鸭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2组雏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免疫抑制组小白鼠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显露期持续24d,正常组小白鼠的排卵囊规律呈一过性。根据肠黏膜涂片,抗酸染色观察发现主要虫体寄生于雏鸭的回肠;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和电镜观察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的回肠和小白鼠的十二指肠,但均主要引起肠绒毛的大量脱落,黏膜上皮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试验证明鸭为鹌鹑源c.meleagridis的新宿主,但敏感性较低;鹌鹑源c.meleagridis不感染非洲雏鸵鸟。发现鹌鹑源c.meleagridis在鹌鹑、鸡和鸭体内寄生部位与小鼠体内寄生部位有明显差异。 %K 火鸡隐孢子虫 %K 鹌鹑 %K 交叉感染 %K 电镜 %K 生物特性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02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