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雌激素受体在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作用 %A 李岩 %A 乔爱君 %A 马文霞 %A 廖和荣 %A 赵宗胜 %A 李大全 %J 牲畜兽医学报 %P 1311-1315 %D 2007 %X ?旨在研究雌激素受体(er)与鸡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发育、性别分化的关系。人工授精获得鸡(♂)鹌鹑(♀)杂交种蛋,按照鸡的孵化标准同批入孵,连续采集早期活胚(2.75、3.00、3.25、3.50、3.75、4.00、4.25、4.50、4.75、5.00d),采用rt-pcr法,用wpkci和β-actin引物进行多重pcr,鉴定早期胚胎性别;之后选取各时间点雌、雄胚胎各4枚,以β-actin为内标,测定ermrna相对表达丰度。雌、雄胚胎ermrna的发育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75~3.00d表达水平均较高;3.25d雄性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雌性则极显著降低(p<0.01);3.50d雌、雄表达水平又回复至较高水平;3.75d二者均极显著降低(p<0.01),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同日龄间比较,2.75~3.50d雌性er表达高于雄性,差异极显著(p<0.01)。杂交胚胎性分化时间大致开始于胚胎发育的第2.75~3.50d,性分化期e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胚胎死亡、杂种不育有关,这一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育同期鸡、鹌鹑胚胎er的表达及其功能后证实。 %K er %K 鸡 %K 鹌鹑 %K 杂交早期胚胎 %K 影响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96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