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鸡igf-ⅰ基因snps及其对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A 朱智 %A 徐宁迎 %A 吴登俊 %A 黄利权 %A 赵晓枫 %A 张翔宇 %J 牲畜兽医学报 %P 1021-1026 %D 2007 %X ?以180只3个品系的温岭草鸡为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测定了igf-ⅰ基因的3个snps座位,同时分析了它们对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pstⅰ、hinfⅰ和taqⅰ识别座位分别发生t→c、c→a和c→t突变,每个snps座位各出现了3种基因型,其中a系在3个座位上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ρ>0.05)。方差分析显示每个座位基因型对部分屠体性状都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差异(ρ≤0.01或0.01<ρ≤0.05)。多重比较显示:在其中6个屠体性状上,每个座位3种基因型的最小二乘均值之间均有突变型>杂合型>野生型的关系,联合基因型qf/qf和qe/qf的最小二乘均值在4个屠体性状上显著高于(0.01<ρ≤0.05)联合基因型pe/qe,每个座位突变等位基因都对部分屠体性状具有增效作用。a系和b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3,聚类分析表明两系同为1枝。 %K 温岭草鸡 %K igf-ⅰ基因 %K rflp %K 屠体性状 %K 单倍型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04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