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发情周期中山羊子宫和输卵管内肥大细胞及组织胺含量的变化 %A 王立芹 %A 申颖 %A 王树迎 %A 黄丽波 %A 侯衍猛 %A 王慧 %A 王建民 %J 牲畜兽医学报 %P 38-43 %D 2009 %X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山羊发情周期4个阶段肥大细胞(mc)在子宫和输卵管内的分布、形态及数量变化规律,用荧光测定改良法检测了子宫和输卵管组织中组织胺(ha)含量。结果显示:mc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在子宫内主要分布在肌层,子宫外膜中零星散在,内膜中散在分布于固有层的子宫腺和血管周围,子宫阜和内膜上皮中未发现。输卵管内mc在黏膜皱襞、肌层和外膜中均有分布。mc在发情后期有明显的脱颗粒现象。发情周期中子宫及输卵管mc数量变化为:mc(发情后期)>mc(发情前期)>mc(间情期)>mc(发情期),子宫肌层mc数量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子宫固有层和输卵管内无显著变化。子宫角内ha含量在发情后期与其它时期有显著变化(p<0.05),子宫体、子宫颈和输卵管的变化不明显(p>0.05)。 %K 山羊 %K 肥大细胞 %K 子宫 %K 输卵管 %K 组织胺 %U http://118.145.16.233/Jweb_xmsy/CN/abstract/abstract106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