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自我客体化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A 郑盼盼 %A 吕振勇 %A todd %A jackson %J 心理科学进展 %P 93-100 %D 2015 %X ?性客体化理论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了女性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和性客体化经历是怎样影响并转化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客体化的女性,从第三者的角度把自己的身体看作物体,持续监视自己的身体,并与社会理想体型对比产生差距,便形成了身体羞耻、焦虑、“心流”体验的减少及身体内部感知的迟钝,最终导致进食障碍、抑郁、性功能障碍和物质滥用等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验证了女性自我客体化与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及形成机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研究应关注实验群体的多样化,相关设计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运用脑科学技术探究其认知神经机制。另外还要从预防和干预的角度对女性自我客体化展开研究。 %K 性客体化 %K 自我客体化 %K 女性心理健康 %U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kxjz/CN/abstract/abstract32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