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心理负荷的评估:基于神经人因学的视角 %A 贾会宾 %A 赵庆柏 %A 周治金 %J 心理科学进展 %P 1390-1399 %D 2013 %X ?心理负荷的评估正经历着从传统工效学向神经人因学的变革。eeg、erps、fmri、fnirs和tcd等神经科学研究技术为这场变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研究发现:在单任务情境下,随着操作者心理负荷的增加,脑电α波活动减弱,θ波活动增强,并且前额皮层血流、左侧额下回血液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均增加,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也增快;在双任务情境下,随着操作者主任务心理负荷的增加,次任务的n1、新异p3和p3b等erps成分波幅降低。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学者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模式分类算法实现了对心理负荷的实时在线评估。但是,各种研究技术在敏感性、诊断力、主任务干扰、实施需求、可接受性和信度等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在未来研究中,要注意促进相关技术的融合、提高其可接受性,并充分利用模式识别算法提高其诊断力和敏感性。 %K 心理负荷 %K 神经人因学 %K 脑电活动 %K 血液动力学 %K 光学成像 %U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kxjz/CN/abstract/abstract29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