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CM-Dil标记的脑内示踪 %A 陈朝 %A 黎奔 %A 郭建文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P 946-953 %D 2010 %X 目的?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并探讨采用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l)对BMSCs进行?体外标记和体内示踪的可行性。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取BMSCs,收集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44和CD29的表?达率。加入CM-Dil对BMSCs进行体外标记,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4h、21d和30d时的标记情况,通过描绘生长曲线明确CM-Dil?对体外培养BMSCs生长特性的影响。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CM-Dil标记的BMSCs立体定向移植至大脑纹状体区,于移植?后7、14、21d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及分布情况。结果??BMSCs贴壁培养至第3代后呈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均一、排列有序,CD34、CD44和CD29表达率分别为1.71%、80.32%和84.89%。体外CM-Dil标记24h的BMSCs?发出红色荧光,标记率为100%;21d后,经传代培养的BMSCs荧光强度与24h时点相近,但30d后荧光有所淬灭。标记后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未受影响,形态无改变。脑组织冰冻切片发现移植的BMSCs在7、14、21d时主要位于针道附近,并向周围扩散,数量逐渐减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论??通过贴壁培养可以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较纯的BMSCs。CM-Dil染色简单、有效、无细胞毒性,体外标记BMSCs的最长时限为21d,可作为BMSCs脑内定向移植的体内示踪方法。 %K 骨髓 %K 间质干细胞移植 %K 脑缺血 %K 氯甲基苯甲酰胺 %K 荧光染料 %U http://www.jfjyxzz.org.cn/Magazine/Show.aspx?ID=3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