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微创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A 王国强 %A 李世强 %A 张微微 %A 阮文伟 %A 秦家振 %A 李莹 %A 尹维民 %A 李运军 %A 任政军 %A 朱吉强 %A 丁云艳 %A 彭俊琦 %A 李培建 %A 黄勇华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P 531-541 %D 2014 %X 目的 研究与开颅去骨瓣(DC)清除血肿相比,微创穿刺引流(MIPD)是否更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自发基底神经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符合条件的高血压自发脑出血(ICH)患者(基底节区≥30ml,发病24h内),非随机分配接受MIPD(A组)或DC(B组)治疗。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发病30d和1年时的结局(GOS≥4为功能独立)。结果 共198例患者接受治疗(A组84例,B组114例),其中9例失访(A组2例,B组7例,以其末次观察数据作为最终结果作意向性分析)。198例患者平均年龄57.1(31~95)岁,男144例,女54例,基线GCS8.1±3.4分,NIHSS20.8±5.3分,平均出血量(HV)56.7(30~144)ml,134例(67.7%)出血破入脑室。除A组年龄大于B组(59.4±14.5岁vs55.3±11.1岁,P=0.025)外,两组其他基线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累计30d及1年总死亡率分别为32.3%和43.4%,且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27.4%vs36.0%,P=0.203;36.1%vs48.2%,P=0.112),但年龄≤60岁、NIHSS<15或HV≤60ml的患者,A组30d及1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累计1年良好结局率26.8%,A组显著高于B组(39.3%vs17.5%,P=0.001)。无脑室出血的患者1年死亡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1),重度脑室出血患者30d和1年死亡率B组显著低于A组(P=0.025,P=0.036),但1年良好结局无组间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治疗方式、年龄、GCS、HV、脑室出血和肺部感染均为1年良好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对高血压自发深部ICH,与常规DC手术相比,MIPD的1年良好结局率显著提高,选择性病例(年龄≤60岁、NIHSS<15分或HV≤60ml)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对HV>60ml、深昏迷、重度神经功能损伤或严重脑室出血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结局无显著差异。 %K 脑出血 %K 脑室出血 %K 微创穿刺 %K 开颅去骨瓣 %K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K 尿激酶 %U http://www.jfjyxzz.org.cn/Magazine/Show.aspx?ID=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