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河三角洲潮滩的侵蚀和再沉积:示踪砂棒法的应用 %A 周良勇 %A 高茂生 %A 徐刚 %A 苏大鹏 %J 地质通报 %P 1602-1608 %D 2014 %X 利用示踪棒方法,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潮滩的半年和整年的再沉积进行了定量测量,分析了潮滩沉积动力的影响因素。测量结果显示,尽管潮滩地形平均变化值只有1cm左右,但是平均沉积交换量(侵蚀和再沉积之和)是它的10倍。因此,潮滩地形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是无论是北侧还是南侧潮滩,都存在强烈的物质交换。对比结果表明,北侧潮滩沉积交换最强,且主要发生在下半年。北侧潮滩每年的沉积交换量为15~33cm。南侧潮滩沉积交换量次于北侧潮滩,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沉积交换量相当。东侧潮滩沉积交换最弱。影响沉积交换和再沉积的原因包括海洋动力、河流输沙、局部地形特征、海滩植被、海滩蟹类活动、人工突堤等,此外气候(冰冻)也影响北侧潮滩沉积交换。 %K 现代黄河三角洲 %K 潮滩 %K 示踪砂棒 %K 侵蚀 %K 再沉积 %U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101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