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班公湖-怒江带、羌塘地块特提斯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 %A 耿全如 %A 潘桂棠 %A 王立全 %A 彭智敏 %A 张璋 %J 地质通报 %P 1261-1274 %D 2011 %X 早古生代―泥盆纪,研究区沉积环境以陆棚碎屑岩相和碳酸盐台地相为主,代表冈瓦纳大陆北缘和特提斯南侧的被动大陆边缘。石炭纪―二叠纪,本区进入特提斯南、北缘弧盆系统演化阶段,龙木错-双湖带北部、金沙江带南部和冈底斯带分别在石炭纪、二叠纪形成岩浆弧。中生代是特提斯南缘弧盆演化阶段,SSZ型蛇绿岩形成岩浆熔离型铬、镍、铂族金属矿床和热液型金矿。班公湖-怒江带特提斯在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向南、北两侧俯冲并形成岩浆弧,该岩浆弧是重要的成矿带,形成斑岩铜矿、矽卡岩型磁铁矿和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北羌塘东段侏罗纪弧后前陆盆地有利于形成沉积型、沉积-热液改造型和热液型铁、铜、锑、金矿床。晚白垩世碰撞作用主要与热液型矿床有关,分布范围较大,也可能存在晚白垩世至新生代碰撞阶段的斑岩铜矿。 %K 羌塘地块 %K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K 特提斯演化 %K 成矿作用 %U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81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