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海南石碌铁矿床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铁多金属成矿富集的关系 %A 许德如 %A 吴俊 %A 肖勇 %A 陈福雄 %A 王力 %A 刘朝露 %A 王智琳 %J 地质通报 %P 553-564 %D 2011 %X 海南石碌铁矿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其形成、定位与褶皱变形及伴随的剪切、塑性流动等构造密切相关。石碌矿区构造变形大致分为早期(D1)复式向斜的形成时期、晚期(D2)褶皱叠加和剪切变形时期。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韧-脆性变形(D2a),脆-韧性变形、层间滑脱断层形成(D2b)和脆性变形、矿体破坏(D2c)3个阶段。石碌铁矿床受NW―SE向复式向斜及其与NE―NNE向褶皱叠加所形成的横跨或斜跨褶皱的严格控制;褶皱过程所伴随的剪切变形和高温塑性流动是富铁矿形成的重要机制。复式向斜轴部,尤其是2期向斜褶皱轴的叠加部位往往可发现厚大的富铁矿体。 %K 构造变形 %K 褶皱控矿 %K 剪切和高温塑性流动 %K 石碌铁矿床 %K 海南省 %U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4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