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PS-InSAR技术的断裂带近场变形特征提取 %A 李凌婧 %A 姚鑫 %A 张永双 %A 王桂杰 %A 郭长宝 %J 地质通报 %P 217-228 %D 2015 %X 断裂带近场变形特征不仅对新构造研究、地震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直接服务于工程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鲜水河断裂八美―道孚段为研究区,选用多期L波段的雷达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PersistentScattere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进行了2007―2011年的变形测量,结合其他资料综合分析了断裂带近场复杂的变形规律:①断裂间震期变形以负值为主,速率南段大于北段,两侧LOS东向运动速率差有所区别,南西侧速率大于北东侧速率,远离断裂带速度差明显,靠近断裂带速度差小,反映了断裂的整体东向运动和左旋相对运动;②断裂带附近,PS(PersistentScatterer)点变形以较小的负值和正值为主,反映了地表的抬升,所在位置主要为湿地、山脚地下水出露点、河岸沟壑,推测原因为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地下水抬升使地表发生鼓胀变形,季节性冻胀导致的湿地趋势抬升增长,断裂带附近的破碎岩土体具有一定的膨胀性;③断裂带中古―八美段表现出大范围的升高变形为断裂在近场的逆冲抬升作用,以及宽大韧性剪切带的存在以此来吸收协调鲜水河断裂的整体变形;④在斜坡带上高变形PS“点团”,反映了斜坡的重力变形作用,尤其在道孚―松林口段、乾宁盆地―龙灯坝段非常显著,体现了活动断裂带的地质灾害效应;⑤PS-InSAR高精度观测结果表明,活动断裂的变形是复杂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分段、不同构造部位变形量和变形范围具有较大差异,不能简单考虑以断裂带为界的整体平移或升降。 %K 鲜水河断裂 %K 活动断裂 %K 构造变形 %K 干涉雷达 %K 蠕滑型滑坡 %U http://dzhtb.cgs.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01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