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A 陈柏林 %A 蒋荣宝 %A 李丽 %A 陈正乐 %A 祁万修 %A 刘荣 %A 崔玲玲 %A 王世新 %J 地球学报 %D 2009 %R 10.3975/cagsb.2009.02.02 %X 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具有形成火山-沉积改造型铁矿床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通过对已有铁矿床的研究,确认包括白尖山铁矿和八八铁矿在内的阿尔金山东段喀腊大湾地区铁矿床属于火山-沉积改造型,因此铁矿床分布具有成带的特点,据此提出“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个找矿预测靶区,并经过2007年和2008年两年野外工作的追索和验证,新发现8个铁矿,确认“八八铁矿——4337高地”和“3121高地——白尖山——3081高地”两条铁矿带,取得在该区铁矿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从前人3个孤立铁矿点扩大到两条铁矿带(新增8个铁矿)、铁金属储量从不足1000万吨增加到超过3000万吨。阿尔金山东段铁矿找矿的突破不仅为国家提供储量丰富的铁矿资源,也为基础地质(祁连山与阿尔金山东段的对比以及阿尔金断裂走滑距离的估算)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K 火山-沉积改造型 %K 铁矿带 %K 喀腊大湾 %K 阿尔金山东段 %U http://www.cagsbulletin.com/dq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9020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