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Pb、Zn、Cd和Cr等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研究——以胶州湾水生系统为例 %A 鲁静 %A 李广玉 %A 叶思源 %J 地球学报 %D 2006 %R 10.3975/cagsb.2006.06.12 %X 本文首先利用同站位多介质同采的资料分析研究了各环境介质中的不同痕量金属对生物富集的贡献,提出孔隙水中Pb、Zn、Cd、Cr对生物体中同名组分富集的贡献较大;进而采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孔隙水中Pb、Zn、Cd、Cr四种元素的组分存在形态,结果表明:PbCO3、Zn2、CdCl2、Cr(OH)3分别为孔隙水中Pb、Zn、Cd、Cr的优势态,但其生物有效形态依次为PbSO4、ZnOHCl、CdCl、Cr(OH)2。最后作者提出生物对其所处环境介质中痕量金属的富集并不取决于痕量金属的总量或其相应的优势态浓度的多寡,而是取决于痕量金属的生物有效态的浓度大小。 %K 生物有效性 %K 组分存在形态 %K 孔隙水 %K 地球化学模拟 %U http://www.cagsbulletin.com/dq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061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