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尼日尔特吉达地区砂岩中铀的热流体成矿作用 %A 聂逢君 %A 林双幸 %A 严兆彬 %A 饶明辉 %A 杨永纪 %A 张成勇 %A 严永杰 %J 地球学报 %D 2010 %R 10.3975/cagsb.2010.06.06 %X 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调查、钻孔观察、岩芯编录、地质现象素描等方法,结合室内工作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尼日尔特吉达地区的铀矿化的研究成果显示,特吉达地区砂岩中铀主要为热流体成矿,与前人的氧化带成矿作用认识完全不同。区内主要含矿目的层(白垩世早期阿萨乌阿组)为中粒—中粗粒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多数含砾。根据阿萨乌阿组砂岩的磨圆、分选好和发育向上变粗序列以及冲洗交错层理等特征确定,阿萨乌阿组形成于湖滨浅湖砂坝沉积。电子探针成分和背散射电子图像分析表明: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吸附铀等,沥青铀矿和铀石常紧密共生,呈粒状、微脉状或浸染状,伴有较强的铜矿化。热流体蚀变形成的方解石、棕色方沸石、绢云母等大量出现,它们与铀成矿关系密切。成岩期的菱铁矿在后来的氧化中形成赤铁矿/针铁矿(褐铁矿)化。根据与方解石共生的白云石的摩尔数计算的方解石的形成温度表明,最高温度为385℃,最低为178℃,平均为251~300℃。 %K 砂岩 %K 铀 %K 热流体 %K 特吉达 %K 尼日尔 %U http://www.cagsbulletin.com/dq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60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