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序列研究 %A 于波 %A 裴荣富 %A 邱小平 %A 陈景河 %A 黎敦朋 %A 张文慧 %A 刘文元 %J 地球学报 %D 2013 %R 10.3975/cagsb.2013.04.06 %X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a。第二幕发生于早白垩世(125~93Ma)构造拉张、地幔上涌的环境,岩浆活动共4期,形成一套I型花岗岩及共源异相的火山岩、次火山岩,为成矿提供了物源和热源。其中第1期为早白垩世火山喷发与岩浆超浅层就位,形成石帽山群下段的英安岩及紫金山次火山岩(125~118Ma);第2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安山岩喷发与四方岩体的侵位以及英安玢岩的形成(109~103Ma);第3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英安岩的喷发和罗卜岭—紫金山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以及龙江亭、二庙沟附近的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103~100Ma);第4期表现为晚期罗卜岭斑岩的侵位、石帽山群上段流纹岩的喷发和大岩里花岗斑岩岩脉、金铜矿的石英斑岩脉等成矿后期无矿脉岩的形成(100~93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个岩浆系统各自形成共源岩浆异地异相分异演化的格局。 %K 紫金山矿田 %K 岩浆岩演化 %K 同位素年代学 %K 中生代 %U http://www.cagsbulletin.com/dq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040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