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燧石40A-39Ar马鞍形年龄谱形成机制探讨——以蓟县剖面铁岭组燧石为例 %A 王松山 %A 裘冀 %J 地球学报 %D 1999 %X 对燕山地区蓟县剖面铁岭组条带状燧石进行Ar-Ar阶段加热实验,获得一个马鞍形年龄谱。通过对各温度阶段K、Ca、Cl质量分数及Cl/K、Ca/K比值变化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马鞍形谱线左侧视年龄的变化与燧石中流体包裹体含过剩Ar有直接关系;而右侧的变化则与燧石晶格中过剩Ar的释放有关。马鞍形谱线往往意味着样品含过剩Ar;但含过剩Ar的样品不一定都呈马鞍形。当燧石纯度很高,加热阶段划分得很细时,马鞍形谱线中温区间最小视年龄具有某种年代学意义。 %K 蓟县剖面 %K 铁岭组 %K 燧石 %K Ar-Ar定年 %K 马鞍形年龄谱 %U http://www.cagsbulletin.com/dqxb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9904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