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活化区构造活动与铀矿床的形成 %A 王木清 %A 涂江汉 %A 吴和泽 %A 朱德龄 %A 张布生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57-65 %@ 2095-9508 %D 1983 %X 本文依地洼学说,同时吸取A.D.谢格洛夫关于广义活化区中的“反射活化区”概念,对我国最主要的与铀矿有关的地洼区(活化区),以及某些反射活化地区的地质特征作了讨论。铀成矿的主要特征是浅成、后生为主,温度不高,多年龄成矿,成矿期与赋矿围岩普遍存在较大的时差。这一特征往往与某一地区的大陆或近陆环境的发展,即地壳第三构造单元的演化――地洼区(自治活化区),以及某些反射活化地区的发育是密不可分的。因而,某一大区域内不同类型的铀矿床化时代往往相对的集中。铀元素对构造运动敏感。铀成矿与该区最强烈的活化期有关,特别是按顺序和强度对比上,最新一次的强活化期往往是铀成矿的重要时期。 %K 活化区铀矿床铀成矿作用古生代活化期矿化时间东南地洼区铀矿化中新生代古地台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1983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