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华北陆块东部晚中生代基性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A 郭锋 %A 范蔚茗 %A 王岳军 %A 林舸 %A 李晓勇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247-254 %@ 2095-9508 %D 2002 %X 华北陆块晚中生代(早白垩世)基性火成岩沿着郯庐断裂带存在显著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区。其西侧(鲁西区)火成岩在主量元素上以高Mg、Fe和低Al、Ti为特征,在微量元素上富集LILE、LREE和强烈亏损HFSE(Nb、Zr、Hf、Ti和P),同时显示出EM1型Sr-Nd同位素组成;其东侧(鲁东区)火成岩则相对低Mg、Fe和高Al、Ti,在微量元素上也表现出LILE、LREE富集和Nb、P亏损的特征,Ti、Zr、Hf异常不明显,并表现出EM1+EM2的Sr-Nd同位素组成。鲁西区基性火成岩源于陆内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下古老而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的结果,鲁东区则为被俯冲陆壳物质改造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减压部分熔融作用产物。中生代华北陆下岩石圈地幔性质仍为古老富集型地幔,因此至少在早白垩世前不可能存在地幔柱作用和大规模的下地壳拆沉作用。 %K 岩石圈地幔 %K 地球化学特征 %K 基性火成岩 %K 鲁西区 %K 鲁东区 %K 华北陆块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2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