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构造岩相体系分布与成矿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长江式”构造研究 %A 吕古贤 %A 曹钟清 %A 郭涛 %A 申玉科 %A 杨兴科 %A 张迎春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495-501 %@ 2095-9508 %D 2011 %X 构造分布及演化综合研究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具中生代新华夏构造岩相体系控岩控矿特征,新华夏构造岩相体系主干构造是NNE向的大型褶皱和剪切挤压断裂带,均呈左行斜列分布;发育两组扭性剪切构造,被前人分别称为NEE向泰山式和NNW向大义山式构造;与之相伴的NWW向构造发育且对岩浆活动和内生矿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将“武汉-九江-德兴NWW向深断裂构造岩浆岩带”称为“长江式构造”,归为新华夏系挤压带的横张构造成分。在中国东部,李四光所倡导的新华夏构造体系得到了新的证实和研究。 %K 长江式构造 %K 长江中下游地区 %K 新华夏构造岩相体系 %K 构造控岩控矿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