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东部岩石圈热状态与流变学强度特征 %A 汪洋 %A 程素华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12-23 %@ 2095-9508 %D 2011 %X 根据均衡原理制约的地热计算得到中国东部岩石圈的温度分布状态,以40、70、100km和莫霍面深度等温线图以及600°C、1100°C等温面深度的形式表示。同时计算了以1350°C等温面深度表示的中国东部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在扬子克拉通西部四川盆地之下存在160200km厚的岩石圈根,但在整个华北克拉通之下缺失岩石圈根。特别是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仅130140km,表明该地区不存在岩石圈根。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以东地区不存在地幔柱,不支持某些学者提出的所谓“大陆根-柱构造”。本研究地热模拟计算结果与地震层析研究结果相符合得很好。中国东北部地区岩石圈减薄可能与新生代太平洋板块深俯冲导致的流体释放作用有关。采用湿的上地幔流变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多数地区的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奶油蛋糕(crèmebr?lée)”型,其强度剖面显示强地壳而弱地幔的特点。四川盆地和华北克拉通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果冻三明治(jellysandwich)”型,其强度剖面为强地壳与强地幔。 %K 地温线 %K 均衡 %K 流变学 %K 强度 %K 大陆岩石圈 %K 中国东部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