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鄂西利川齐岳山高陡背斜带的古应力分析 %A 王令占 %A 田洋 %A 涂兵 %A 曾波夫 %A 谢国刚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490-503 %@ 2095-9508 %D 2012 %X 鄂西利川地区位于湘鄂西构造带与川东构造带的过渡部位,叠加褶皱发育,地处两大构造带分界处的齐岳山高陡背斜带断裂发育。本文以利川地区褶皱和断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滑动数据反演方法,对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历史,提出该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五期构造应力作用,从早到晚分别为:北西-南东向挤压(J3?K1)、近东西向挤压(K1)、近南北向挤压(K1?K2)、北西-南东向引张(K2)和北东-南西向挤压(E3)。该区侏罗纪以来构造变形序列的建立,为深入认识齐岳山高陡背斜带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背景提供了构造地质学证据。 %K 叠加褶皱 %K 构造变形 %K 古应力 %K 齐岳山高陡背斜带 %K 利川地区 %K 鄂西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2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