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小秦岭东闯金矿S507脉地质特征及构造控矿分析――S507单脉储量过半的启示 %A 王杏村 %A 牛树银 %A 崔燮祥 %A 燕建设 %A 冯建之 %A 孙卫志 %A 孙爱群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541-548 %@ 2095-9508 %D 2012 %X 小秦岭矿集区东闯金矿为石英脉型矿化类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矿脉延伸长、延深大,且矿体连续性好,仅S507一条矿脉在矿区走向延长超过3.2km,垂向延深超过1600m(深部尚未圈闭),单脉勘探提交黄金储量达47.2t,约占该矿黄金储量的70.35%。研究表明,该区从早到晚经历了四期褶皱-剪切作用,表现为从塑性流变到晚期构造隆升。其中五台期褶皱翼部的构造薄弱带发育成了压扭性脆韧性剪切带,又被燕山早期第三期褶皱作用改造成张扭性韧脆性剪切带,并为含矿流体的大规模贯入和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容矿空间。来自于深部的成矿流体,在较高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控制下,快速贯入到区域性韧脆性剪切带中积聚、沉淀成矿。也正是由于含矿流体快速贯入区域性韧脆性剪切带,而导致含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快速改变,使得某条矿脉储量达到全矿黄金储量的50%以上。 %K 韧性剪切带 %K 成矿作用 %K 构造成矿 %K 构造控矿 %K 豫西地区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