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分布与构造特征研究 %A 余和中 %A 蔡希源 %A 韩守华 %A 易万霞 %A 朱德丰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277-281 %@ 2095-9508 %D 2003 %X 松辽盆地深层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备现实的勘探前景。松辽中新生界盆地基底与基底为地台型的盆地在地震反射上有显著的差异,地震剖面上有许多缓倾的反射,并卷入盖层的变形,盆地内晚海西-印支期逆冲推覆断裂,拆离带、贺根山-绥化早海西叠接带、大量的海西期、印支期花岗岩等表明松辽中新生界盆地基底属褶皱带性质。松辽盆地主体位于早海西褶皱带和晚海西褶皱带之上,属西伯利亚南缘,盆地南端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加里东-海西褶皱带之上。石炭-二叠系未变质或轻微变质的泥板岩主要分布于东、西部两个断陷,面积约19万km2,厚度在1000~7500m,现今石炭―二叠系呈NNE向展布。有三个厚度高值区:①林甸地区,最厚达7500m;②东北隆起区,最厚5500m;③东南隆起区,最厚4500m。从现今石炭―二叠系等厚图看,东南隆起区保存相对较完整,黑鱼泡―大庆一带厚度大且分布广。通过该项研究无论对于深层找气,还是对盆地中新生代地层的油气勘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K 松辽盆地 %K 石炭-二叠系 %K 褶皱基底 %K 厚度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3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