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滇西南澜沧江带官房铜矿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探讨 %A 张彩华 %A 刘继顺 %A 刘德利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 369-380 %@ 2095-9508 %D 2006 %X 官房铜矿是南澜沧江构造岩浆带正在勘探的规模较大的铜矿床,本文归纳整理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并结合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对矿床成因、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区域找矿的方向。铜矿化主要与硅化和黄铁矿化有关,含矿岩石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富钾基性火山岩,其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无或弱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以K、Rb、Ba、Th强烈富集,Ti、Y、Yb、Cr明显亏损为特征,与石英脉型铜矿石存在明显的差异。矿体严格受放射状断裂和岩性双重控制。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稳定,δ34SV-CDT变化范围为-11.88‰~-5.67‰,主要为深源硫。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官房铜矿属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形成于相对开放的系统,成矿与隐伏岩体的岩浆作用有明显的成因联系。 %K 地球化学 %K 铜矿床 %K 浅成中-低温热液 %K 官房 %K 南澜沧江带 %U 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06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