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赣江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演化 %J 地质论评 %D 2003 %X 赣江断裂带发育在江西省境内,全长大于600km,宽50~120km,走向N20°E左右,伴生有一系列NE向和NW向的次级断裂。在地球物理上,它是一个具有显著重力、航磁异常梯度带的深大断裂带;岩石学上,是一个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线;沉积学上,控制了一系列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红色沉积盆地。构造形迹和沉积作用特征表明,中―新生代是赣江断裂带活动的高峰期,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规模的左行走滑脆性剪切带,其左旋走滑变形具有北强南弱、走滑时代北早南晚的穿时特点以及伸展断陷向北扩展、沉积中心向西迁移的演化规律。控盆作用及构造交切关系表明,赣江断裂带起始于印支期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之后的早侏罗世。年代学、运动学研究表明,该断裂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早白垩世左旋走滑、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滑脱伸展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右旋挤压,其动力学原因主要受侏罗纪以来太平洋板块运动体制的制约。 %K 地质特征地球动力学赣江断裂带中一新生代构造形迹沉积作用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30222&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