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的U―Pb测年及意义 %J 地质论评 %D 2006 %X 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下部层位为大王杖子层,通过对该层位及相关层位样品中锆石的LA―ICP―MS的U―Pb测年,获得大王杖子层的形成年代为125~122Ma。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辽西凌源地区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底界是不等时的;凌源地区义县组下部层位在时代上相当于北票-义县地区的义县组尖山沟层(砖城子层);②凌源地区的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有约5~6Ma的时间间隔。这不仅验证了凌源地区张家口组与义县组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的可靠性,也暗示该5~6Ma的间隔期为冀北-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格架转换的关键时期;该时期也是我国东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鼎盛时期;同时在冀北-辽西地区,该间隔期之后发生了热河动物群的大爆发,说明该间隔期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界限。 %K U―Pb同位素测年LA―ICP―MS义县组辽西凌源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601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