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流体性质转换机制在重力流沉积体系分析中应用初探 %A 李存磊 %A 任伟伟 %A 唐明明 %J 地质论评 %D 2012 %X 自1950年Kuenen发表“浊流形成粒序层理”一文至今,深水重力流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目前很多学者不仅对浊流理论分歧很大,而且对浊流概念、术语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观点,这严重制约了重力流的分类及重力流沉积体系的识别。本文在重力流沉积过程和流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流体性质转换”理论的重力流沉积体系分析方法。研究认为,重力流在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中不仅存在多个流体阶段,而且存在着多种流态之间的转换。这种流体发育的最终阶段特征决定了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形态与类别,而流态共存与转换的特性造成了深水紊流成因的浊积岩与其他流体成因的岩相共存的沉积特征。根据这一理论对牵引流―碎屑流成因的扇三角洲体系、浊流成因的近岸水下扇体系和碎屑流成因的斜坡裙体系进行成因分析与特征对比,阐述了“流体性质转换”理论在沉积体系识别中的作用。 %K 重力流 %K 碎屑流 %K 浊流 %K 流体性质转换 %K 沉积模式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3020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