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滇东南弗拉斯期放射虫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A 任光明 %A 王鹏 %A 张林奎 %A 张斌辉 %A 戴婕 %J 地质论评 %D 2011 %X 在滇东南麻栗坡地区广泛分布的榴江组薄层状硅质岩中,发现包含放射虫动物群?Heleniforerobustum?和?Heleniforelaticlavium?的重要分子,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弗拉斯?期。硅质岩SiO2?含量在80.2%~95.72%之间,Al2O3?含量集中在0.32%~3.83%之间,平均为2.07%,Si/Al值集中在20.94~62.16之间,表明硅质岩含有高的陆源泥质沉积物;MnO/TiO2?值(除两件样品稍大)大多数在0.03~0.41之间。常量元素Al/(Al+Fe+Mn)值在0.57~0.64之间(6PB5为0.34),Al/(Al+Fe)值(除6PB5为0.34)在0.58~0.71之间,Si/(Si+Al+Fe)值均大于0.9,反映硅质岩主要受生物作用和陆源的制约,而热液活动的影响较弱;稀土元素Ce/Ce?*为0?62~1?37,个别具有弱的Ce/Ce?*负异常。La?N/Yb?N值为0.47~1.74,平均为1.21。La?N/Ce?N值为0.75~1.70,平均为1.11。具有大陆边缘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少数具有远洋深水盆地的性质;微量元素V含量多数集中在14.5~30.9μg/g,显示靠近大陆边缘硅质岩特征,少数高达75.3μg/g和218μg/g,可能与热水作用密切相关;U/Th值集中在0.27~0.40,平均为0.86,另外有三件样品大于1.0,表明硅质岩主体为正常的生物成因,局部热液影响较强。放射虫硅质岩、浊积岩建造以及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地区在弗拉斯期可能处于大陆边缘裂谷构造环境。 %K 弗拉斯期 %K 放射虫硅质岩 %K 地球化学 %K 沉积环境 %K 滇东南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1040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