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四川盆地东南缘震旦系―古生界古油藏特征 %A 黄文明 %A 刘树根 %A 徐国盛 %A 王国芝 %A 马文辛 %A 张长俊 %A 宋光永 %J 地质论评 %D 2011 %X 震旦系古油藏具有两期储层沥青,古生界仅见有一期储层沥青。震旦系储层沥青丰富,其丰度受到构造岩溶不整合面控制,古油藏为岩性―构造古油藏;古生界储层沥青含量较少,分布明显受到岩性控制,古生界古油藏为小型的岩性古油藏。丁山―林滩场构造带震旦系古油藏恢复规模为8.63×10?8t,裂解生气量为5348.698×10?8m3?;良村志留系古油藏规模为2.62×104t,裂解气量为1.62×107m3?。震旦系―古生界储层沥青为高温热演化产物。各种指标综合分析表明,震旦系和寒武系储层沥青来自于寒武系烃源岩,志留系储层沥青则为震旦系古油藏原油跨层运移、逸散充注,二叠系储层沥青则与下志留统烃源岩相关。总体上,震旦系―古生界储层沥青的形成与烃源岩生烃和构造演化密切相关,震旦系第一期储层沥青形成时期为加里东期,震旦系第二期沥青和寒武系―二叠系储层沥青则为印支期―燕山期原油高温裂解形成。原油裂解气是震旦系―下古生界(包括二叠系)十分重要的气源之一,油气的跨层运移导致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特别是在川东―渝东地区。 %K 震旦系 %K 古生界 %K 古油藏 %K 原油裂解 %K 储层沥青 %K 跨层运移 %K 四川盆地东南缘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1020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