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塔里木盆地蓬莱坝剖面寒武系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负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A 王小林 %A 胡文 %A 李庆 %A 朱井泉 %J 地质论评 %D 2011 %X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蓬莱坝剖面是研究寒武系地层的典型剖面,而迄今未有第二统―第三统界线处碳同位素演化研究。本研究对该剖面第二统吾松格尔组―第三统沙依里克组过渡区碳酸盐岩进行系统取样,分析了18件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δ13?C(VPDB)和δ18?O(VPDB)值分别分布于-4.2‰~0.8‰之间和?-7.4‰~-3.8‰?之间,二者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并且δ13?C值在第二统与第三统界线处呈现明显的负漂移,可达?-4.2‰?。因此,δ13?C值负漂移未受成岩作用影响,真实反映了原始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与北美、西伯利亚、华南以及华北地区的ROECE地质事件对比,具有全球意义。鉴于ROECE(Redlichiid―OlenellidExtinctionCarbonisotopeExcursion)事件约发生在509Ma,所以本研究为区域地层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绝对年龄数据,弥补了传统年代学研究方面的不足。此外,这是ROECE事件在塔里木盆地的首次报道,对寒武系地层划分以及全球对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K 寒武系第二统―第三统 %K 碳同位素 %K 负漂移 %K 蓬莱坝剖面 %K 柯坪地区 %K 塔里木盆地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101003&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