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天水细尾子沟镁铁―超镁铁质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A 刘成军 %A 裴先治 %A 李佐臣 %A 李瑞保 %A 裴磊 %A 陈国超 %A 陈有 %A 徐通 %A 张永明 %J 地质论评 %D 2015 %X 秦祁交接部位天水新阳镇细尾子沟新发现一套镁铁―超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主要由蛇纹石化橄辉岩和透辉石岩组成,岩石具有低SiO2含量、高MgO含量、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含量相当的特点。镁铁质岩主要由变辉长岩和变辉长闪长岩组成,岩石具有堆晶岩的特点,具有低SiO2和TiO2含量、高MgO含量和Mg#值,具有较低的Ti/V比值(20±)、较高的稀土元素丰度和HREE较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镁铁质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其岩浆源区是受地壳物质交代改造过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具有EMORB的特征。综合构造环境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细尾子沟镁铁―超镁铁质岩为较典型的岛弧SSZ型蛇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细尾子沟岛弧SSZ型蛇绿岩形成于晚奥陶世晚期(443.6±1.8Ma)。细尾子沟岛弧SSZ型蛇绿岩的形成与“天水―武山”古洋盆自南向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表明秦祁交接部位早古生代构造格局是一个完整的洋―弧―盆体系。 %K 镁铁―超镁铁质岩 %K SSZ型蛇绿岩 %K EMORB %K 晚奥陶世 %K 秦祁交接部位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61030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