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桂北苗儿山地区高岭印支期花岗岩及石英脉型钨成矿作用 %A 张迪 %A 张文兰 %A 王汝成 %A 储著银 %A 龚名文 %A 蒋桂新 %J 地质论评 %D 2015 %X 高岭石英脉型钨矿床位于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岩体南部,根据花岗岩中含有斑晶与否,将其与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分为两种:一种为中细粒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一种为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表明,成矿花岗岩具有高硅、准铝―弱过铝、高分异S型特征。岩体稀土总量中等―偏低,富集轻稀土、Cs、Rb、Th、U、Pb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Ba、Sr和Ti元素;利用锆石LA-ICP-MSU-Pb原位定年方法,对两种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定年分析,获得侵位年龄分别为224.9±1.4、220.2±1.6Ma,该数据为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除此之外,本文首次对高岭石英脉型钨矿的白钨矿石进行了Sm-Nd同位素分析,获得了钨成矿年龄为212±20Ma,数据表明钨成矿作用也发生在印支期,这再一次证实了南岭西部的苗儿山与越城岭地区存在较广泛的印支期成岩与成矿作用。对钨矿石的镜下和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的详细研究表明,高岭钨矿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成矿阶段:(1)黑钨矿―白钨矿―石英阶段,(2)白钨矿(黑钨矿)―硫化物―石英阶段。白钨矿εNd(t)=-8.88~-9.39,为负值,这与成矿母岩属S型花岗岩相吻合,它们都属于古老壳源物质重熔作用的产物,而形成白钨矿的物质,则来自于重熔型花岗岩岩浆高度分异演化形成的富含成矿元素的成矿流体。 %K 苗儿山―越城岭 %K 高岭钨矿 %K 印支期花岗岩 %K 成矿作用 %K 白钨矿Sm-Nd定年 %U 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56104010&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