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鄂尔多斯东部4000余年来的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探讨 %A 许清海 %A 孔昭宸 %A 陈旭东 %A 阳小兰 %A 梁文栋 %A 孙黎明 %J 第四纪研究 %D 2002 %X :本文依据地处39°28′08″N,110°09′92″E,海拔1219m的伊金霍洛旗杨家湾古土壤剖面取得的高时间分辨率孢粉分析和炭屑含量统计资料揭示:4500aB.P.之前,鄂尔多斯东部的毛乌素沙地地区曾出现明显的流沙扩展,此后,气候变得比较湿润,流动沙丘逐渐被固定下来;4200~3500aB.P.是本区的气候适宜期,这里曾有针阔叶混交林生长;3500aB.P.以后,气候变得干燥起来,森林从本区消失;2700~2400aB.P.,草原植被中藜科植物增加,气候进一步向干的方面发展,但降水量仍比现在高;2400aB.P.以后,在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干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全新世中期本区发育的黑垆土遭到严重破坏,流动沙丘再次活跃起来。鄂尔多斯杨家湾古土壤剖面的炭屑浓度变化、考古遗址的发现较好地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 %K 孢粉分析 %K 环境变化 %K 人地关系 %K 孢粉分析 %K 环境变化 %K 人地关系 %U http://www.dsjyj.com.cn/CN/abstract/abstract9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