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137Cs最大蓄积峰的分布特征 %A 王安东 %A 潘少明 %J 第四纪研究 %P 329-337 %D 2011 %X 在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区,用137Cs进行沉积速率的测定时,一般认为137Cs最大值所在层位为1963年沉积层。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对此进行了计算验证。模型中利用日本东京地区的137Cs年平均大气沉降通量,再通过东京与上海两地的降水量进行校正,并根据不同的沉积速率和取样间隔分别计算出137Cs剖面中的最大值范围,再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通过模型的计算,发现理论上沉积物中出现137Cs最大值的层位均为1963年沉积层,将理论最大值范围与本研究所测11根柱样以及前人在本区域所测6根柱样137Cs最大值的对比,发现其中有9根柱样的最大值在理论计算值范围之内。总体上看,理论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理论值范围基本可作为衡量实测最大值是否为1963年沉积物所在层位的评判标准之一。本文对利用大气沉降137Cs信息计算沉积物中137Cs的分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K 137 %K Cs %K 最大值 %K 沉积速率 %K 长江口 %U http://www.dsjyj.com.cn/CN/abstract/abstract101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