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三角洲第四纪沉积记录与古环境响应 %A 黎兵 %A 魏子新 %A 李晓 %A 何中发 %A 张开均 %A 王张华 %J 第四纪研究 %P 316-328 %D 2011 %X 选择长江三角洲南东部贯穿第四系沉积的钻孔SG7,进行沉积物测年、沉积特征、粒度、磁化率、孢粉和主量元素的系统研究,以揭示长江三角洲在第四系地层的源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第四系的物源区在1.2MaB.P.前后存在显著差异,2.6~1.2MaB.P.主要为现代长江口南西部的小流域,母岩以上侏罗统凝灰岩为主;1.2MaB.P.开始古长江自北向南发生改道并于现代长江口贯通入海,使现代长江流域成为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源区;1.2MaB.P.以来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的磁化率随地层层序呈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周期吻合,高值代表孢粉数据指示的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而低值对应于温暖潮湿的气候,推测长江流域1.2MaB.P.以来的古气候演化主要受天文因素——米兰科维奇旋回所控制。大约1.2MaB.P.和3.8kaB.P.,分别记录了两次向冷干突变的气候转型事件,前者可能与青藏高原早更新世晚期的强烈隆升有关,其不仅影响了贯穿中国腹地的长江流域,更可能是影响东亚的气候事件,也成为1.2MaB.P.长江在研究区改道入海的主要驱动因素;后者为全球性气候事件,除受到天文因素的控制,可能还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K 长江三角洲 %K 第四系 %K 沉积 %K 物源 %K 改道 %K 气候 %K 1.2MaB.P. %U http://www.dsjyj.com.cn/CN/abstract/abstract10141.shtml